搭建沟通平台 拓展执行方式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5-05-07

为进一步拓展执行方式,转变执行作风,提升执行质效,我中院执行局近日积极开展“致被执行人亲属的一封信”活动,搭建与被执行人亲属的沟通平台,探索执行新举措,畅通执行新渠道,不断将执行工作理念由强制性向人性化延伸,由被执行人一人履行向其家人、亲属多人代为履行延伸。

去年7月份以来,全州法院执行部门正深入开展转变执行作风、规范执行行为专项清理执行活动,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执行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件中,发现一些被执行人亲属对附带民事赔偿的执行存在一些片面理解和错误认知,他们大多认为“等过上几年几十年,债务就了了”、“坐完牢就不用赔了”、“反正人也进监狱了,赔不赔都一样”,甚至提出“怎么服刑还要赔钱呢?”,针对被执行人亲属普遍存在的这些认识误区,执行干警总是要千遍万遍、不其烦地说明和耐心解释。

为了营造更加公平、公正、文明的执法氛围,更好地与被执行人的家人、亲戚、朋友们进行良性沟通互动,以彰显执行工作谦抑、和谐、高效的特性。中院执行局全体干警进行了认真分析、思考和总结,并撰写了“致被执行人亲属的一封信”。“信”中,从“情、理、法”三方面进行“言情、明理、释法”,切实希望被执行人的亲属能站在受害方家庭的角度、站在“欠债还钱”的公序良俗角度、站在代为履行可减刑的法律角度来权衡利弊。“信”中,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执行干警的真挚情感和殷切希望,也清晰明了的告知被执行人家属法律的相关规定、代为赔偿的效果,并留下了详细的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便于被执行人家人、亲戚、朋友细细品味、认真思量后主动与法院执行部门联络。

总而言之,致被执行人亲属的一封信”活动,不仅想让被执行人的家人、亲属消除一些错误的思想认识,更希望被执行人亲属与法院密切配合,力所能及地代为履行被执行人应承担的民事赔偿义务,并以此来共同促进服刑人员安心服刑、积极改造,早日回归社会,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受害方的合法权益,让其切实感受到个案的公平正义

 

 

(州法院 陈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