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勐海县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判决被告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原告120,000元,被
告岩某赔偿原告79,559.6元,被告杨某不承担赔偿责任。
2013年12月30日,被告岩某服用麻醉药品后无证驾驶属其所有的云KF3067号轿车行至西景线K3079+200米处,在超越前方云KRX888号轿车时,与被告杨某驾驶的属其所有的云AH763M号小型客车相撞,造成原告三某、被告杨某及云KRX888号轿车驾驶员岩某某、乘车人玉某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被告岩某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被告杨某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原告三某的伤情经西双版纳明信司法鉴定中心鉴定为胸11、12椎体压缩性骨折,伤残程度构成八级;L1椎体粉碎压缩性骨折,伤残程度构成九级;L3椎体压缩性骨折,伤残程度构成十级。云KF3067号轿车于2013年2月15日在被告保险公司处投保了交强险和商业险,商业险保值为100,00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岩某服用麻醉药品后无证驾驶云KF3067号轿车在超越前方云KRX888号轿车时,与被告杨某驾驶的云AH763M号小型客车相撞,造成原告三某、被告杨某及云KRX888号小轿车驾驶员岩某某、乘车人玉某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经交警部门认定被告岩某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被告杨某承担事故的次要责任,被告岩某、杨某对其交通肇事行为给原告三某造成的经济损失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由于被告岩某驾驶的云KF3067号轿车在被告保险公司处投保了交强险,被告保险公司应在交强险的医疗费及死亡伤残赔偿范围内承担120,000元的赔偿责任,超出部分由被告岩某、杨某按责任承担,而被告岩某驾驶的云KF3067号轿车在投保交强险的同时,还投保了商业险,保值为100,000元,根据中国平安《电话营销专用机动车保险条款》第一章第四条“发生意外事故时,驾驶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一)未依法取得驾驶证,持未按规定审验的驾驶证、驾驶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五)饮酒或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的规定,被告岩某系服用麻醉药品后无证驾驶车辆肇事,因而对被告岩某应承担的赔偿数额被告保险公司在商业险范围内不承担赔偿责。此次交通事故除造成原告三某受伤外,还造成岩某某、玉某受伤,但岩某某、玉某受伤在交强险赔偿范围的赔偿责任由被告杨某投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承担。庭审中,原告三某放弃要求被告杨某承担赔偿责任的主张,为此法院根据相关法律作出上述判决。
(勐海法院 汤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