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我的法官生涯百味》心得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4-05-26

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是在微信上,刚读到开篇“同为法学院的同学,当她在用客户的资金享受人生时,我在用她十分之一的工资糊口,这才是世界上第二遥远的距离;因为世界上第一遥远的距离,是她正在负责市政府与万豪、希尔顿两大集团落户大合同的时候,我正在纠结我手里的离婚案件里一个煤气罐该分割给谁”这一段的时候,我就被吸引了,很想知道接下来的内容会是什么。一边读,一边就有一种称之为感动的东西在我心里弥漫开来,作为一名年轻民事法官,王臻法官笔下的法官百位生涯不仅是她的百味生涯,也让我感同身受。

这是江苏省无锡市惠山法院洛社法庭的法官王臻在江苏法院预备法官培训班上的讲稿,文章分了四个部分:到底是不是法官最辛苦,为什么要辛苦;从哪里吸取正能量,细节;怎样对待当事人,如何与他们沟通;我们应该成为怎样的法官。作者用自己的经历讲述了对法官这一职业的理想、价值、经验、教训与甘苦,反映了基层法官的喜怒哀乐与酸甜苦辣,道出了所有法官对法治中国的殷切希望。

法官们也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也要在现实社会生活,面对现实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复杂,法官在审理案件的过程中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是,正是因为心中的理想与信念,对法治中国的坚信与期盼,让奋斗在审判工作上的法官们依然坚守在阵地上,为法治中国的梦想继续奋斗。

读过这样一句话,“法官官虽小,百姓头上天”。法官,是一份神圣而庄严的职业,同时也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做好一名法官,就要做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准备,守住法官这一称呼的神圣。

守住梦想。“坚守一个法律人的原则和信仰,我想始终是扎根在我们所有读过法学院的人的心中最圣洁的地方的一棵树,当我们从繁杂的世事中一回头时,永远可以看到它挺立在心里”。不是说法官是公平正义的化身吗?正是因为心中有着对法律最深的敬畏,对公正和法律有着坚定的信仰,对法官这一职业怀揣着最初的梦想,才能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抵住诱惑,耐住寂寞,守住清贫。

守住寂寞。中国社会是一个讲人情,重关系的社会,如何处理好这些人情世故关系以及伴随而来的各种诱惑,是一个艰难的考验。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法官要怎样才能守住心中的那片净土。文中引用的周国平先生在《灵魂的叹息》中的话“人是需要独处的,独处是灵魂长大的空间,独处才能保护自己内心世界的安宁”给出了最好的回答。法官,就是要享受寂寞,远离灯红酒绿,远离尘世喧嚣,在寂寞和孤独中做一次心灵的修行。守得住寂寞的人才能守得到自己的目标。

守住原则。法官应当履行的义务包括“清正廉明、忠于职守、遵守纪律、恪守职业道德”,这是法律的规定,也是法官遵守的最基本的廉洁准则。现实中的许多当事人对法院、法官有着很深的误解,总认为司法不公正,总以为法官收了什么好处,这与中国特有的人情文化有关,也与少数的败坏法官队伍的个别事例有关,但不可否认,我们的工作中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所以才让当事人对法院和法官存在这样的误解。作为一名法官,就应该忠于法律和人民,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坚持自己的做人原则,“不可妥协的事情,如果你妥协,就是失败的断裂”。

守住善良。曾听审理过未成年人刑事犯罪的同事说过,少年案件面对的都是未成年人,在少年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总想着能够在案件审理之外多做点什么,除了一纸判决外,能够通过自己的一句话,一些事,真正触动被告人或家属的内心,帮助那些犯了错的孩子真正的知错悔改,这比结束一个案件更让人从心里觉得高兴,更有成就感。我想,这不只是少年案件的审判法官才有的想法,当你从案件的审判之外收获到其他的一些东西,比如当事人的信任和理解,你的内心是不是会有着深深的喜悦?文中提到了骨头硬和心肠软,我想,心肠软就是要善良,同情弱者,善待所有人。

喜欢文中一句话,“作为一个小法官,无法改变程序设置上的游戏规则,但我想我至少可以代表法律向这个社会表达出我们的姿态!法官使命的根本就是传递正能量”,法院的工作不仅仅是审判,更重要的通过案件的审判传达法律的精神,传递法治的思想,展示法院的新形象。如果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使命感,我们期待的法治中国应该就在不远的未来。

(景洪市人民法院    黄绍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