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知道德、公正廉洁活动发言稿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4-05-06

尊敬的董院长,全州法院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下午好,根据中院组织开展的“良知道德公正廉洁”专项教育活动安排,针对我院做公正廉洁的主题交流发言,我就西双版纳法官如何做到公正廉洁,谈几点我自己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以大关县郭玉驰强奸案为例,进一步强调了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坚守司法良知、恪守司法道德,“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注意到这句话里的是两个词,一个是感受,一个是公平正义。我的理解是公平正义是感受出来的,我们法官断案不是自己问心无愧,自认为公正就行,还要人民群众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我今天的发言分公正和廉洁两部分。首先说说公正,我们版纳的法官在司法活动中如何做到公正,结合版纳的实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我们的审判工作。

一、多方面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西双版纳是少数民族聚居和杂居的地方,各民族在发展上不一,部分少数民族是从新中国成立后,由奴隶社会或较为落后的封建社会过度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由于我们地处边疆,相比内地和沿海发达地区,我们的发展较为落后,人的文化素质相比较低。现在部分少数民族的百姓思想意识上仍存在较为落后的封建思想,仍存在着男尊女卑,嫁出去的姑娘是泼出去的水等与法律规定相驳的思想,如果机械的用法律规定断案,可能会造成这些民族的百姓无法接受我们的裁判结果,感受不到公平正义。这就需要我们更多的了解当地少数民族的人文历史和民风民俗,对涉案纠纷属于少数民族内存在的普遍现象的,应多了解案件双方当事人的感受,多方了解少数民族百姓对此类案件裁判的心理预期,在断案时找到法律规定与民风民俗的契合点,这样断出的案才可能得到广大百姓的认可,让他们感受到公平正义。

二、多走出法庭,不要机械的坐堂问案。我们有些法官刚毕业于院校,平日由于承办的案件多了,工作压力较重,审判工作经验不足,习惯于坐堂问案,机械的根据当事人的举证情况段案。这样难免会造成部分案件出现错案。在版纳很多老百姓文化素质较低,经济条件较差,没有诉讼意识和诉讼能力,受自身条件影响,没有能力委托法律专业人员为其提供诉讼帮助,这样在诉讼过程中很自然就会出现举证不能的情况。如果我们机械的坐堂问案,依据当事人举证断案,查明的案件事实可能就与客观事实不相符。此时就需要我们的法官多走出法庭调查,根据案情主动引导弱势的当事人举证,必要时可能依据职权启动调查程序查明案情,这样断出的案才不会出现错案。

三、多方取得当事人的信任。我们都认可版纳人民重感情,遇见来办事的群众,根据其年龄,叫上一声大爹、大妈,大哥、大姐,很容易让他们感到亲切,拉近法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取得他们的信任。另外,在办案过程中对当时办不了的事,给当事人一个时间上承诺,明确什么时间给他答复,并说到做到,也能较容易取得当事人的信任。当事人如果信任我们的法官,即便裁判结果未能达到他的心理预期,他也可能基于对法官的信任而服判。这样不就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了!

在廉洁方面,我认为法官做到公正廉洁要有三颗心。

一、公正廉洁要有一颗平常心

我们法官都是平常人,对于父母是子女,对于子女是父母。既然是平常人,那么就要有一颗平常心。法官如果不保持一颗平常心,耍特权思想,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心里不平衡,认为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喜欢攀比,时间长了就会在公正廉洁方面出问题。法官不廉洁必犯错,犯错必被追究。现在社会上比较关注法官违法犯罪,我们法官违法犯罪后,可能会因为经过媒体曝光和炒作,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得到更重的处罚。上海高院四名法官违法违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法官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工作中摆正自己的心态,以平常态度待人处事,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收获快乐、收获人民群众的认可、收获荣誉,也就很容易做到公正廉洁。
  二、公正廉洁要有一颗是非心

是与非即对与错,人们已经习惯用是与非来判断事物的对与错。事实和实践证明,一个法官若不能明辨是非,就很容易走上歧途、末路。究其原因,主要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未能经受住金钱、名利、美色、官位的诱惑,丧失了明辨是非的心,放弃了人生观、世界观的改造和升华,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变成是非不分,“只讲实惠,不讲付出;只讲索取,不讲奉献;只讲报酬,不讲原则”,最终落得人财两空的悲惨下场。

三、公正廉洁要有一颗敬畏心

做法官需谨慎,做一名公正廉洁的法官更要有一颗敬畏心。一敬畏历史,使自己的审判工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二敬畏百姓,让自己断的案对得起养育爱戴我们的黎明百姓;三敬畏人生,当自己回首往事时不至于为了一个错判,一桩错案而让自己的人生蒙羞。做人总需要“怕”点什么,一个人若天不怕、地不怕,胆大妄为、胡作非为,那就是在玩火自焚。作为当代人民法官,心里有个“怕”字是好事,“怕”是理智的开端,“怕”是理智的表现,我们胆子小一点,怀揣着一颗敬畏心,敬畏党纪国法,敬畏权力责任,敬畏民心民意,敬畏自己的良心。有了敬畏心,就能更好的做到公正廉洁。

以上是我在此次“良知道德公正廉洁”教育活动中,关于公正廉洁方面的一些想法和认识,若有说的不当和不对的地方,还希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勐腊县法院  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