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3-09-23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2013715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遥耗时六年多时间完成的一部百万巨著,被誉为第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该作品还未完成时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并在1988年完稿,于1991年荣获第三届矛盾文学奖。读完这部巨著首先感受到的是震撼,自己的灵魂受到了又一次的洗礼。

《平凡的世界》以陕北黄土高原双水村孙、田、金三家的命运为中心,反映了从文革后期到改革初期广阔的社会面貌。全书共分三部,描写了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城乡发生的巨大变化,反映了我们国家包产到户前后发展的社会历程,反映了当时农村劳动人民真实的历史写照。在这本书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作者通过生活中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为我们描述和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本身的意义。我出生在60年代末,对那一个年代,还是有所记忆的。                   

  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人物是作品中的孙少平。一本好作品会改变和指引你的人生,同样一个你崇拜的人的精神也会成为你生活中的指示灯,孙少平面对困境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今天的我们仍有极大影响。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巨大的勇气。 永远不要鄙视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也一定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这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孙少平的思想内容,正是这样的思想,体现出来对奋斗的自信,体现出更多精神上的执着,勇气和坚韧,也正是这种精神,促进了奋斗。孙少平的奋斗精神是社会在困难中不断进步所最需要的精神,正是在广大的人民群众中有数不清的无数个像少平一样艰苦奋斗且具有良好品格而不懈奋斗的平凡人,才造就了平凡生活中的伟大。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作品中真挚的人间感情。孙少平、孙少安、孙兰香之间的兄妹之情,三兄妹与父母之间的亲情,那种亲密,那种无私而伟大的爱,任何时候,任何环境下都不会动摇。少平与其发小金波之间的亲密无间弥足珍贵的友情,彼此坦诚相待,患难时相助。无论家庭多么的不幸和不如意,他从未显露出对家庭的厌恶和嫌弃,他对全家老少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令人起敬,而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对家庭之爱扩展到对全村村民的爱,从担当一队之长到后来招揽村民到自己的砖厂上工,以及慷慨捐资助学可以看到这一点。而他对自己初次创业失败村民对他的背叛更表现出令人敬佩的胸襟,在二次创业成功后仍不计前嫌地帮扶他们,孙少安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仁者的典型。在爱情方面,孙少安,是个耿直,质朴的农村男子,他善良,能吃苦,有责任心,同时血气方刚,真心地爱着润叶。但是,却因为他身为农家,而润叶却受过高等教育,所以,他在润叶面前表现出退缩,爱,却没有勇气,爱,却自卑。这样的心理矛盾,很符合现实状况以及现实心理。他,最终错过了润叶。但是,同样,因为他的小农意识的局限,他娶了山西姑娘以后,生活便代替了爱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实的生活了。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作品中对于劳动的理解。作品中有这样一段话:“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这里我不由得联想到我们的工作,法院的工作分工不同,有院领导、法官、书记员、法警及后勤服务人员,因有缘大家走到了一起,工作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对于工作的态度却有高低之别,看一个人能否做好事情,主要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天生我才必有用,懒懒散散只会带给我们不幸,贪图安逸、无所事事会令人退化,同样,机会来自于勤奋,机会包含于每个人的人格之中。人生最有意义的就是工作,人可以通过工作来学习,可以通过工作来获取经验、知识和信心。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做什么工作都不会觉得劳碌辛苦,如果我们能以满腔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就会成功。

读这本《平凡的世界》,时时警醒着我,要经常保持一颗平常心,敢于拼搏,不怕吃苦,苦是生活永恒的伴侣。每一个人都应当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常做事、做小事、做实事、做好事,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