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使命写忠诚 继往开来谱新篇——西双版纳法院五年工作凸显九大亮点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7-03-26

在刚刚结束的西双版纳州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西双版纳州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获得全票通过。

过去五年,是西双版纳法院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的五年;过去五年,是西双版纳法院队伍素质和形象显著提升的五年;过去五年,是西双版纳法院创新发展、硕果累累的五年。

回顾过去五年,西双版纳州两级人民法院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聚心、聚力、聚神,咬住目标,克难奋进,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向全州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亮点一:聚力办案,案件数量创新高

2012年以来,全州法院案件数量逐年持续增加,2012年收案6974件,2013年收案8174件,2014年收案8889件,2015年收案13783件,2016年收18444件,案件数量创历史新高。五年来,在案件迅猛增长、办案人员基本没有增加的情况下,全州法院聚力办案,攻坚克难,保持办案得平稳性。五年全州法院共受理案件52389件,审、执结48803件,同比增加19385件和16581件,上升58.74%和51.46%。其中州中院受理案件12236件,审、执结11905件,同比上升32.10%和31.07%。2016年,全州法院审判一线法官人均结案133件,法定审限内结案率为100%,各项审判质效指标态势向好。

 

亮点二:履职担当,服务大局显作为

五年来,西双版纳州两级法院找准新常态下服务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和着力点,与西双版纳发展、社会进步相伴相随,与平安、法治西双版纳建设一路同行。

准确把握西双版纳禁毒、边境管控形势,审结毒品案件2937件、偷越国(边)境案件323件,维护边疆稳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盗窃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犯罪案件1990件,审结危险驾驶、交通肇事等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案件1440件。保护西双版纳青山绿水,审结盗伐、滥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资源案件246件。服务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审结商品房预售合同、金融借款、民间借贷纠纷15700件。服务保障旅游业健康发展,设立勐罕旅游巡回法庭及磨憨、勐仑、大益庄园景区、勐景来景区四个巡回审判点,快审快结旅游纠纷案件。针对农垦改革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调研,积极服务西双版纳农垦改革。妥善处理西双版纳生物产业发展中的各类纠纷,为橡胶、茶叶等生物产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依法服务沿边开放和一带一路建设,审结涉外民商事纠纷案件14件。发挥行政审判职能,助推法治政府建设,审结行政案件644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76.67%,行政审判外部环境进一步向好。

 

 

亮点三:重拳执行,胜诉权益得维护

以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打响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战,共受理执行案件8623件,执结7511件,同比上升82.92%和65.22%,执行到位金额11.26亿元,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绝大部分及时依法执行,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阶段性成果。推进执行信息化、规范化,将执行案件纳入办案网络平台,实现统一管理和全程监控。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和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在解决被执行人难找、财产难寻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开展涉民生、金融债权、党政机关等专项执行活动,保障胜诉当事人实现权益。加大惩戒力度,发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1721人次,限制高消费147人次,司法拘留18人次。勐海县法院被最高法院确定为全国有效实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制度的示范法院。构建基层协助执行网络,景洪市法院发挥协助执行员、联络员作用,在解决被执行人难找、法律文书难送达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亮点四:倾力为民,诉讼服务更贴心

为民司法始终是人民法院的工作主题。开展诉讼服务中心升级版建设,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诉讼服务。配置案件查询机、医药箱、饮水机、纸笔等服务举措,落细落小为当事人提供诉讼服务。建立导诉台,对来访人员进行引导分流。完善多元化解纠纷解决机制,引导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加强巡回办案、以案释法等便民措施,巡回审判率81.54%。做好立案登记制工作,切实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当场立案率为94.21%。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发放救助金371.46万元,彰显司法关怀。对确有困难的当事人采取诉讼费减缓免措施,5年来减缓免诉讼费527.56万元。

 

 

亮点五:借力科技,司法公开成常态

积极探索具有边疆民族地区特色的多渠道、全方位、多元化的阳光司法新路子,持续推进网络法院、阳光法院、智能法院建设,打造信息化、现代化、法治化的智慧法院。如今,全州法院专网已全面覆盖至人民法庭,司法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已覆盖全部审判执行业务,远程视频接访千里之外的当事人,审判执行信息一键掌握,数秒内精准查控老赖名下存款,……办公办案在短短5年内均已实现数字化。依托信息化技术全力促进司法公开,实现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直播全面公开,开通微博、微信和法院门户网站,把两微一站作为即时发布司法信息的有效手段,保障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举办公众开放日,推进通过淘宝网拍卖执行标的,不断提高司法的公开透明度。

 

亮点六:推进改革,创新发展补短板

立足西双版纳法院实际,蹄疾步稳推进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明显进展。公平公正推进员额法官遴选工作,全州法院遴选员额法官92人。建立以法官为核心,以法官助理、书记员为辅助,以司法行政人员为保障的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各类人员定岗定责。以司法责任制为重心,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出台各项配套制度。构建新型审判组织模式,积极探索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的新型审判团队组合,建立法官专业会议等组织。院、庭长全部编入审判团队在一线办案。改革裁判文书签署机制,让独任法官、合议庭真正成为审判主体,独立签发裁判文书,做到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坚持有效监督,院、庭长重点通过处理信访投诉、流程监控提醒等方式进行管理监督,不再审签未参加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推进审判委员会改革,合理限缩审委会研究案件范围。

 

 

亮点七:内部挖潜,双语审判有特色

坚持内部挖潜、迎难而上,以多项举措积极应对案件激增、办案任务繁重艰巨的压力。加大案件繁简分流力度,用好用足小额诉讼程序、简易程序、速裁程序,推进办案标准化、规范化,鼓励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同时,结合边疆、民族、山区三位一体的州情特点,充分考虑当地的乡俗民风,在审判实践中因地制宜打造符合边疆少数民族群众需求的诉讼服务模式,探索提炼出“56审判工作方针,即:民族语言来接待,案情法理更明了;群众用语来审判,定纷止争效率高;邀请康朗来协助,保障权利促公平;民情案理相合议,司法为民洒阳光。通过提供双语诉讼服务、邀请少数民族村寨中有威望的长者协助调解、巡回审判等民族特色审判工作,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合法权益和风俗习惯,实现案结事了,促进民族团结。

 

亮点八:从严监督,筑牢廉洁防火墙

强化落实两个责任,建立执法承诺、廉政教育谈话提醒及约谈机制,坚持每月一条廉政短信提醒,开展做有道德的人,勿以恶小而为之、良知道德公正廉洁专题警示教育,使干警受警醒、明底线、知敬畏。把监督关口前移,建立纪检监察部门列席合议庭评议案件制度。坚持随案发放廉政监督卡,大力开展司法巡查、审务督察,加强对重点岗位、重点人员的业内外监督,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惩治司法腐败。实施过问案件说明、声明制度,为过问案件、说情打招呼、干扰或插手案件办理的行为确立制度屏障。

 

亮点九:提升素质,队伍建设获佳绩

打铁还需自身硬。把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贯穿于队伍建设中,致力打造过硬队伍。以能力提升年为契机,强化审判业务培训和岗位练兵,组织法官参加各类学习培训1475人(次),练就能干事、干成事的法院队伍。开展业务技能竞赛活动,评选办案能手调解能手记录能手警务能手服务之星,比办案、比服务、比奉献,促进创先争优、比学赶超。先后有13个集体、22名个人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表彰奖励,涌现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勐遮法庭、勐龙法庭,全国法院先进集体中院法警支队,全省优秀法院景洪市人民法院以及全国优秀法官办案标兵郑成琼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扬帆总在风起时,乘风破浪正当时。光荣的使命在肩,前进的路在脚下。站在新的起点上,西双版纳州两级法院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更加团结一心的工作作风,牢记使命、忠诚履职,不改初心,再书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