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结的岁月—傣族手工制陶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4-10-29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人在一方水土滋养中,也熟悉与掌握着这方水土,一代又一代无止境地在这丰饶的水土上创造者一个个奇迹。

时光荏苒,岁月无声。水土静然目送辛劳的人们生息繁衍,目睹生命之手挥洒,土灰事态变迁。变的是人们行进的不停歇的脚步,不变的是人们创造的神奇。那永恒的神奇中凝结了岁月,因而璀璨生辉。傣族手工原始制陶,就是那永恒神奇的一部分。

西双版纳傣族手工原始制陶颇有些历史,自古一来,傣族居家使用的陶锅、陶罐、陶壶、瓦房的小挂瓦,寺庙顶上、脊上的各种装饰等,都是手工制作而成,并由手工艺人代代相传。由于社会的进步,铝、铁、铜、不锈钢等制品逐步进入家庭,曾经鼎盛一时的手工制陶业逐步萧条,掌握这门技艺的艺人也逐渐减少,曾一度出现濒临失传的状况。

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重又发现,这些陶器用起来竟是那么可心如意,是现代工业产品不能替代的,也发觉一些建筑装饰少不了它。于是目前仅存的几位艺人的手工制陶又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景洪市曼阁村的岩罕滇家和曼斗村的玉孟家是目前景洪市傣家制陶技术保留最完整的两个傣族制陶家庭。

曼阁村的岩罕滇于19516月出生于景洪市曼阁村的一户陶艺世家。爷爷、父亲、母亲都是景洪地区有名的土陶制造艺人。他们家生产的傣族土陶工艺品有生活用品和民间工艺品两类。生活用品有土锅、钵、水罐(壶)、碗等;工艺品则有象、孔雀、马鹿及佛寺建筑装饰用品。岩罕滇秉承祖业学习制陶工艺,并在造型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所设计和制作的土陶工艺品略带夸张而更显出生动活泼,深受宗教界人士和老百姓的喜爱。特别是他制作的麒麟、象、孔雀、凤凰等土陶制品,更是生动有趣,成为傣族宗教节日里赕给佛寺的贡品和城建、公园等部门使用以及游客购买、收藏的珍品。1987年,其作品被西双版纳州文化馆选送参加第一届中国艺术节,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深受美术界人士的赞赏,展出的作品全部售出。19996月,岩罕滇被评为云南省民族民间美术师。

玉孟幼年时代耳濡目染外公制做土陶器皿,自己也不时去捏弄一些小玩意儿,逐渐掌握了一些制作要领,而真正将它作为一门手艺用心去学,则是在1982年。当时玉孟与周边村寨的二十多人一起到曼阁村岩罕滇家作坊学习制陶,半年后回到家中开始自己制陶。由于她心灵手巧和酷爱这门手艺,不久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制陶艺人,她的土陶器皿也开始在西双版纳各村寨广为使用。1996年,玉孟应邀前往日本参加世界陶瓷博览会,现场为专家学者们展示了日本称为土馒头式的两千年钱弥生时代烧陶方法之源,并将其称为古代云南人的高超智慧

在岩罕滇家作坊里,我看到了他的制作。

站在他家门外,我就感到与众不同。各种陶制的小型器皿和佛教建筑饰品挂满了整个傣族干栏式竹楼的屋檐房角,在高大的椰子树下,这些手工艺术品随风轻轻晃动,洋溢着上古遗风。

说是竹楼,其实他家建盖的已经是木板楼。穿过楼底,走到房后,发现在楼后又搭建出一个小屋,还有一个土窖。岩罕滇老人的手工作坊就在那小屋里。

曼阁村与曼斗村的制陶工艺是由原来景洪土司的制陶徭役村曼勒(土锅村)传入的,开始的时候,从选挖陶土、制作陶胚,直至烧成出售,所有工作均由妇女承担,整个制陶场的工作没有男子参加,据说在烧窖时男人都不能看,否则陶器就要烧裂。这种分工现象,保留了遥远的古代社会按照性别自然分工的痕迹。

土是制陶的主要原料,选自澜沧江边的台地,系淡蓝色的沉积土,粘性较大,具有较好的可塑性。挖回来的陶土,晾晒一下即放入脚碓中舂细,边舂边过筛。筛好的陶土,若是制作炊具则要惨入部分河沙,这样可以改变成品的耐热急变性能,防止被火烧裂。

过去,傣家制陶人是将昏和好的陶土放在一张整块的生牛皮上,用水将陶土和成泥团,并适当撒上一些干土。这样做一是避免惨入不同的土质而影响陶器质量,二是为了保持其湿度。如今,制陶艺人在竹楼底层铺起了水泥地,只要将惨和好的陶土放在打扫干净的水泥地上就可以加水和泥了。

泥和好后要把揉好的泥团集中放在一口大铁锅里,盖上一块潮湿的麻布片,放置4小时左右后取出塑坯。将逃泥放置一段时间后再塑坯,是为了充分利用陶土中微生物的活动,使之发酵,以增强陶土的可塑性能,并使加入的水分均匀渗透,这在制陶工艺中称作陈腐

陶轮是曼阁村、曼斗村原始陶制作的主要设备。过去的陶轮是用圆木制成的,呈圆锥状,上大下小,上面的直径约26厘米,底部中间有一小孔,其中插入一段竹管。安装时先在地上挖出一个直径约25厘米,深约19厘米的小坑,中间钉入一根圆木桩,然后将陶轮底部的竹管套在圆木桩头上,使陶轮能够自由旋转。如今,岩罕滇与玉孟所用的陶轮则是转动自如的轮盘。

制作容器时,先取出一团拳头大小经过陈腐的泥团,放在事先抹过草木灰的陶轮上,用手拍扁,接着边用左脚波动轮盘使之慢慢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边把陶泥拍打成厚约1.5厘米的扁泥饼作为容器的坯底。然后再取一些陶泥,搓成一根长约20厘米、直径为5厘米的伲条,之后右手拿着泥条,用左手掌握依托,同时用脚拨动轮盘,将泥条挤成泥片接在坯底上。第一圈泥圈做好后,在搓一条直径约3厘米的泥条衬贴在坯底和泥圈之间,用来弥补盘塑的不均匀和留下的空隙。就这样,每盘塑一圈就在接缝处粘贴一道泥条,使整个容器坯紧密地粘结起来,直至达到所需要的高度。做口沿与圈接器壁差不多,只是要向外倾斜,内部也要粘贴泥条,用一个木拍由内向外压,形成外移的口沿,再用竹刀修去口沿的毛边,用粗布沾水贴着口沿,转动轮盘,使口沿平滑。至此,一个容器坯的半成品就制作完成了,晾晒数小时后即可加工。

晾晒后,将容器坯再搬回陶轮上,用竹刀将容器坯下腹部削薄,使坯壁均匀。接着一手拿卵石衬在里面,另一手拿光面的木拍将器物通体拍打一遍,这样可以起到挤压捏合的作用,水分能够不断排出体外,使其结构紧密。然后再用蓝纹、折线纹方格纹的陶拍在陶坯肩部拍打出纹饰,稍加晾晒后又进行第三次拍打。这时陶坯已经成为口沿外移、腹部外凸的小口大腹罐子了。最后,再用湿布蘸水将内壁通体抹一遍,使其光滑并堵塞空隙,整个陶坯成型的工序就此完成。

在上述过程中,用带纹饰的陶拍拍打陶坯,是因袭古例装饰陶器的方法。那些古老的纹饰,保留了原始陶饰的遗风。人们为什么要在陶器表面拍上篮子、席子等编织纹呢?这是因为人们曾经使用了涂了泥巴的蔑编器物的缘故。现在的傣族地区,也还常见人们将稀泥和牛粪(其中有丰富的未消化的纤维)涂在盛物箩筐的表里,以堵塞编织物所有的缝隙,晾干后可用来储盛细小的杂物。至于古代,人们在编织物上涂泥的目的,也许是为了使其能防潮和耐火。在人类的早期生活中,火灾是经常发生的。当这中涂有黏土的容器偶然经过火烧,人们就惊奇地发现,这些编织物都变成不透水的了,于是陶器问世了,而篮纹、席纹等编织物的印纹也遗留下来,变成陶器上的装饰纹样了。

陶坯搬到晾晒架上经过三天的初干之后,再把陶坯放到竹制的方格架上进行预热,然后烧制。玉孟烧制陶器不需要专门的烧窑,而是随地堆放一堆木柴,将所烧陶器层层放置到柴火上面,外围用稻草覆盖后再用普通泥土将稻草包裹严实,然后用手指在稻草窑上戳几个洞便可烧制了。经过一天一夜的时间,一窖土陶便烧成了。烧出来的陶器,用手指弹击口沿时,发出清脆的声音者即为优良品。与玉孟不同,岩罕滇采用窑烧的方式来烧制陶器。另外,玉孟主要烧煮居家使用的器皿,而岩罕滇则主要烧制工艺类的神龙、神象、神狮等吉祥物以及麒麟、孔雀、凤凰、莲苞和火焰状饰物等佛寺屋脊的装饰物。

过去,勐海县几个傣族村子分别保留着不同发展阶段的制陶方法。如:曼贺、曼么勒村是将陶泥置于静止的木板上泥条盘筑成形,曼各村则采用地面上拨动圆底木盘的塑坯法,曼炸村采用可以转动的慢轮盘塑,而曼朗村则是初级快轮提拉成形等。曼贺、曼么勒村的泥条盘筑形成,由于没有陶轮,只好将摆着泥条的木板在膝盖上不时转换方向,慢慢塑成圆形的初坯。拍打时,由于初坯固定于木凳或木桩上,陶工只好绕着陶坯转圈,边走边拍打。在制作口沿时,最后一道工序是使口沿表面光滑,这道工序是所有人都一样的,都是用手指夹着湿布,贴着陶坯的口沿均匀地运动。尽管加工陶坯的方法各不相同有绕着静止陶坯走动的,有转动圆底木盘的,但都能制成平滑圆正的陶坯,而且手指与布纹的运动,也都留下了清晰的圆环状痕迹,和慢轮所制的旋纹相同。同样,土陶的烧制也保留着从无窑到有窑的多种烧制方法。如:曼贺、曼炸等村,是在平地铺垫碎柴,其上覆盖稻草烧制;曼各村则是在有双火道的灶式敞顶土窑中用木柴烧制,具有较好的保温条件,达到了烧制的基本温度。

现在,据我所知,勐海县有名的傣族原始手工制陶艺人只有依瑞、依朗两姐妹,她们制坯采用轮制,烧制采用窑烧。她们主要制作土锅、土灌、土壶等家用器皿,所制陶器供不应求。

中国的土陶制坯工艺经过了堆捏、泥条盘筑和轮制三哥发展阶段,烧制也经过了平地队烧、封泥烧和窑烧三哥阶段。上述诸阶段,在西双版纳傣族的原始手工制陶工艺中都有保存。

傣族先民傍水而居,从事水稻农耕,水、土、火在生产生活中的自然关系,使他们自然而然地走上了水、火、土的结合即制造陶器的发展之路。在嗲组的创世史诗中,就有发明陶器的记载。西双版纳傣族史诗《巴塔麻嘎捧尚罗》的第十三章人类大兴旺的第九节制造瓷器陶器中,对傣族先民创造陶器的过程作了生动记录。它在叙述了傣族先民学会盖房、种稻、养畜以后说,人每天吃饭,人每天喝水,没有碗和锅,用什么来装?叶片太软了,树皮太脆了。装不了汤水,快用土做碗。水边有黑土,黄土和黑土,是大地的污垢,人啊去取来,用它捏,用它捏,用它捏盎。(注:,傣语,即碗;,傣语,即锅;,傣语,即土盆。)史实记载,傣族先民制造土陶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用土做的碗、锅、盆并不能立即使用,它不仅太重,而且用来装水,就被水吃啦随水跑啦,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准确地表达了没有经过阴干、烧制的泥土做成的碗、锅、盆,装水还原、被水浸坏的情况,非常具有民族特色。史诗说,如今土做,也得晒干后再用火烧它,使土变轻,装水水不吃,人用也好用。告诉你们吧!这叫做贡万,这叫做贡莫,这叫做贡盎。(注:贡万,傣语。即烧碗;贡莫,傣语,即烧锅;贡盎,傣语,即烧盆。)史诗又说,从那时候起,人学会了捏碗,人学会了烧锅,一代教一代。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到傣族先民制陶的发展过程,而且傣族先民制陶的方法,也是一代传一代地保留至今。

曼斗村傣族的慢轮制陶,是原始制陶工艺的一个巨大进步,它使制陶的质量和速度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从思茅市西盟佤族手捏制陶到勐海曼贺村傣族过去的木板转换方向塑坯,发展到勐海曼各村傣族木盘转动塑坯,再到曼阁村与曼斗村的慢轮成型,一部完整的古代制陶工艺发展史就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傣族原始制陶业,由于其产品物美价廉、富于民族特色,为当地群众所喜爱。幢幢傣家竹楼的阳台上,都排列着一串陶罐。傣家人用它们盛水,我对此深有同感。

1992年起,岩罕滇就作为傣族陶艺的传人,带领妻儿从事陶器的生产和制作。现在,岩罕滇经过对传统土陶工艺制作技术进行改良,已经能批量生产,每年均有可观的经济收入。由于他生产和烧制的产品造型生动、质量好,颇受用户和广大中外陶艺爱好者的欢迎,纷纷慕名前来购买,陶器供不应求。现在一般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制作。

本来岩罕滇一直担心这们技艺失传,现在他已略感宽慰。他的两个女儿已经在附近的山里建成了一个小型的陶器厂,设置了两个立式窑,并已开始烧制,烧出的土陶产品式样更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