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法院来的“王老师”

作者 :佚名 来源 :本站原创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0-09-11


2020910日是我国第36个教师节。景洪市人民法院法官王燕像往年一样,带着精心准备的课件走进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为教职工带去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课程内容是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课上,王燕“老师”结合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列举真实典型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赋予每个公民人文关怀及与人们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民事权利进行宣讲,并引导幼儿园教职员工加强履行监护职责。

这是王燕在成为西双版纳州机关幼儿园法制副园长后的“常规”工作,在每个新学期伊始,王燕都要把法律知识带进课堂给教职工或小朋友,“变身”为州机关幼儿园特殊的“编外老师”。下面,小编再给大家郑重介绍一下这位从法院来的“王老师”。

 

1997

她是一名普通的书记员

2007年被评为巾帼建功标兵

2010年被授予全国法院办案标兵

23年,是王燕完成蜕变的过程

更是她作为一名法官、一名“老师”

用对法律工作的热爱和奉献

践行司法为民的真实见证

 

内蒙古来的“小侠女”

小时候,望着内蒙古家乡广阔湛蓝的天空,小王燕总是想象着:要是能成为行侠仗义的巾帼英雄该多好呀。梦想的种子在心里扎根发芽。大学里,王燕与法律结缘,她学习认真、刻苦,成绩优异,这些努力为她最终能够进入法院成为法官埋下伏笔。

199612月,王燕大学毕业后,从遥远的内蒙古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工作,被分配到勐腊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担任书记员。这个做事认真、性格耿直小姑娘赢得了全院干警的喜爱,法官们开庭也总爱带着她。但很快,她遇到了审判工作的第一道难关。

初来伊始,西双版纳炎热的气候、南北方不同的生活习惯让她难以适应,地方语言的差异更是让她难上加难。西双版纳有十三种世居少数民族,即便是当地的汉族,日常使用的也是与普通话相距甚远的地方语言,在参与审理涉及少数民族当事人的案件时,王燕总是皱着眉头看着当事人,听不懂当事人的话成为她的心头痛

要通语言关,她只有在平时与同事的交往中当有心人,多听多问,从同事讲话的口形、动作等来熟悉当地方言,要求同事和她相处时不要说普通话,尽量说方言,以便使自己迅速融入到方言的语境中。那段时间,她只要有时间就去旁听同事开庭审理案件来了解方言。通过努力,她在短期内就克服了语言障碍,承担大量的庭审记录工作,做到准确无误、快速高效,保证庭审记录的速度和质量。

民事案件纷繁复杂,书本知识与实践工作差距很大,如何把所学法学知识迅速转换到具体办案工作中,是摆在王燕面前的又一道难题。如何学以致用呢?王燕再一次陷入了思考。她决定先用实践经验武装自己。她积极协助审判员的各项工作,对领导及其他审判人员安排的工作从不推诿,都是尽心尽力做好。对疑难复杂的问题,她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工作之余,她认真重温法学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为了熟悉程序,她更是主动承担清理历年卷宗的工作。通过这些具体的工作,她积累了丰富的审判经验,得到大家的充分肯定。19987月,院领导指派王燕开始以代理审判员的身份独立办案。

 

梦想的种子开花结果啦

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就独立办案,这对王燕来说是极大的挑战。但她凭借着对工作的热情,对审判事业的热爱。主动、大胆地接受领导交办的案件,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尽量避免案件久拖不决,提高办案效率和质量。在民事审判中,调解工作做得好,不但可以节约诉讼成本,还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王燕不断探索调解工作的方法,提高调解技能,经过不懈的努力,她成功地调解了一大批疑难复杂案件。

2009年,原告西双版纳天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诉被告岳某、柏某、景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物权保护纠纷等案,原告急于进行房地产开发,而被告岳某、柏某与景洪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租赁合同尚未到期,公司内部股东意见亦不统一,三方均各自为营、互不相让,经王燕数次反复进行调解,耐心细致地摆事实,讲道理,释明法律,三方当事人最终达成协议,被告迅速履行了补偿义务,原告得以顺利启动开发,而更多的是感谢法院,感谢办案法官敬业的工作精神。

民事审判工作除了要有高超的调解技巧,需要耐心、细致,善于从原、被告双方当事人的主张、举证、辩论中查明法律事实,做出正确的裁决。2006年初,王燕在办理一起离婚案时,双方一同前来,都表示愿意离婚,而且证件齐全,她细心查看资料时发现,自称被告的人长相与其提供的身份证、结婚证照片不相像,便详细询问其婚姻及孩子的情况,此人回答不清。她立即要求原告及此人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原告当即撤诉。后查实原告为达到离婚目的,带了他人冒充被告。由于王燕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避免了一起错案的发生。

这些案件只是一个缩影,映照了王燕处理案件的认真态度。如何做到对待每一起案件都心中有数?靠的就是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凭的全是背后下的苦功夫。

 

创新进取善修内功

“勤于思考、敢想敢为,她身上总有一股不畏挑战、迎难而上的劲头”这是民庭书记员对王燕法官留下的印象。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类型的民事案件层出不穷。王燕深知作为一名合格的法官,必须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才能应对新形势下的民事审判工作。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2000年,她参加了云南大学法律本科自学考试,在办案之余,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学习,用三年的时间里通过了全部学科考试。2003年,她又参加了全国统一司法考试,以高出全国统一分数线11分(当年思茅、版纳片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取得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审判员。

在工作中,王燕对审理案件涉及的相关业务理论知识主动地进行学习,还抽空做好笔记。在工作之余,她也不放松学习,尽量汲取各种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为进一步做好民事审判工作奠定基础。在2008年被任命为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之后,王燕对自己更加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如今,已经身为一级法官的王燕,经过多年“修炼”,审判业务“内功”深厚。当被问及工作的诀窍时,她总是笑着说:“实践出真知,年轻干警应该在注重实践的同时,多动笔勤思考”

 

持节清廉甘淡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司法公正是法官生涯的永恒主题,王燕始终以一名合格法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有一次,一名当事人提了一大包礼品私下找到王燕家,要求照顾一下,王燕严厉地批评了此人,要求其有事在工作时间到办公室谈,并勒令其把礼物带走。此人见王燕不吃这一套,没趣地收起东西走了。事后,这名当事人败诉,但他却对王燕的这种拒收礼物的行为心服口服,称她秉公执法不讲私情。还有一次,一个当事人来到王燕办公室诡密地打开一袋水果,里面露出一个厚厚的红包,叫王燕收下,王燕义正词严地将其轰出去。类似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每次都被王燕以同样的方式拒绝了。

王燕办理案件不偏不倚,力求公正地进行裁判。有时候,案件刚分到手上,当事人就通过种种渠道托人说情、打招呼,王燕对此深恶痛绝,不管谁来说情、打招呼,她都坚持依事实、证据公正地裁决。当事人无论其背景、身份如何,她从来都是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为此,有的人在背后说王燕太拽、不会做人等怪话,王燕总是一笑而过,不予理睬。

 

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这是王燕教育儿子的心里话,也是对自己一份告诫。

透过王燕爽朗的笑声,依然还是当年那个做事认真、性格耿直的“侠女”模样。

“巾帼建功标兵”“个人三等功”“全国法院办案标兵”西双版纳“法院之星”“最美家庭”,两度获得嘉奖奖励。在王燕孜孜不倦的努力下,审判工作屡获殊荣。

每一次荣誉都让她更加严格地审视自己的工作,因为在她心目中,法官敲下法槌的一瞬间,辨别的不仅是案件的黑白,更是他人的人生,无数家庭的幸福和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