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概况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0-02-09

  “西双版纳”是傣语,“西双”即十二,“版纳”意为一个提供封建负税的行政单位(直译为“十二千块稻田”),实际上是指十二个行政区域。西双版纳古称勐泐,是古代越人的一支,三国、两晋时期及以前属永昌郡管辖。南北朝时期,西双版纳一带的12个傣族部落“泐西双邦”,奉天朝为“天王”,受到封赏。公元8一l0世纪,勐泐政权属唐代地方政权“南诏”银生节度管辖。傣历522年(公元1160年),傣族首领帕雅真入主勐泐,属南宋地方政权“大理”管辖。帕雅真奉天朝为“共主”,接受封建王朝的封号,其后,帕雅真之四子桑凯冷继父位时,受天朝封赐为“九龙江(澜沧江)王”。元灭宋后,勐泐一带称为“车里路”,此后勐泐一带地区开始实行土司制度,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在车里设“车里路军民总管府”,管辖勐泐一带地方。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改设“车里军民宣慰使司”,封召坎勐为宣慰使。傣历932年(公元1570 年),宣慰使召应勐为了分配贡赋,把所管辖地区划分为I2个“贺圈”,即“西双版纳”(12个版纳之意),这是西双版纳名称的来由。

  1950 年2 月17 日,西双版纳全境解放,车里、佛海、南峤、镇越四县相继建立县人民政府,隶属普洱专区。1953年1月23 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正式成立,自治区首府设在允景洪,自治区由云南省人民政府委托普洱专员公署(1955年后改称思茅专员公署)领导。1953年5 贞6 日,自治区人民政府第二次(扩大)会议根据中央及省批复文件,撤消车里、佛海、南轿、镇越四县建制,按照传统习惯将辖区重新划分为12个版纳及两个民族自治区、一个区和一个生产文化站,即设立景洪、勐养,勐龙、勐旺、勐海、勐混、勐阿、勐遮、西定、勐腊、勐棒、易武I2个版纳政府和格朗和哈尼族自治区(归版纳勐海领导)、易武瑶族自治区(归版纳易武领导)、布朗山区(归版纳勐混领导)、基诺洛克生产文化站(归版纳勐养领导)。1955 年6 月设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57 年7 月12 日国务院批准将十二版纳合并为县级版纳景洪、版纳勐海、版纳勐遮、版纳易武、版纳勐腊。1959年7 月30 日,撤版纳建制,将5 个县级版纳合改为景洪县、勐海县、勐腊县。1973 年8 月,经国务院批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由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革命委员会直接领导,从此,西双版纳州与思茅地区分设,开始行使自治州职权。1993年12 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景洪县,设置景洪市(1994年3月12日,市人民政府成立)。至今,西双版纳州辖一市两县,首府设在景洪市。                                  

  西双版纳位于北纬2lol0'- 22o40',东经99o55'-101 o5O',处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土地面积有 19124.5 平方公里,东北、西北与普洱市接镶,东南与老挝相连,西南与缅甸接镶,国境线长966.3 公里。澜沧江纵贯南北,出境后称渭公河,流经缅、老、泰、柬、越5国汇入南海,是一条被誉为“东方多璃河”的黄金水道。州内最高点是海县勐宋乡的滑竹梁子,海拨2429米,最低点是澜沧江与南腊河的会合处,海拔477米。西双版纳气候终年温暖湿润,无四季之分,只有干湿季之别。干季从当年11月到次年4 月,湿季从5 月至l0 月。全州年平均气温18-22o C,年平均降水量1200-1900毫米。

  西双版纳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的地区,素有“动植物王国”、“生物基因库”、“植物王国桂冠上的一颗绿宝石”等美称。全州有森林面积151.66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69%,有402万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蓊郁叠翠、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中,有高等植物5000 多种,众多的植物种属相互交错生长,形成了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苔藓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竹木混交林、灌木林等复杂多样的植被景观。走进“植物王国”,进入原始森林就能见到“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植物界的舞蹈家”跳舞草、“植物的绞杀着”榕树、高达六七十米的望天树等各种热带雨林珍贵植物。在各种植物中,药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有芳香健胃药砂仁,健胃驱虫药槟榔,有制造国产血竭的主要原料龙血树,制造云南白药的主要原料七叶一枝花等大量中草药1700多种。丰富的植物和温和的气候,是动物生存繁衍的理想家园,有脊椎动物762 种(其中陆栖脊椎动物539 种),占全国脊椎动物类1/4;无脊椎动物3000 多种,鸟类427种,占全国鸟类种数36%;哺乳动物108种,爬行动物63种,鱼类100种,被誉为“动物王国”、“天然动物园”。在西双版纳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29种,其中被列为世界性保护动物的有亚洲象、兀鹫、金钱豹、印支虎(又称勐腊虎、孟加拉虎)、水獭、白腹黑啄木鸟、黑熊、穿山甲、金猫、绿孔雀、莽等26 种。

  西双版纳世居着傣、汉、哈尼、彝、拉枯、布朗、基诺、瑶、苗、回、佤、壮、景颇13 种民族,全州辖一市二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三区”(西双版纳旅游渡假区、磨憨经济开发区、景洪工业园区),31个乡镇和1个街道办事处,22个社区、220 个村委会,2141个自然村,驻有10 个国营农场、I0个橡胶分公司和6个中央、省属科研单位。2008年末,全州常住总人口107万人,户籍总人口92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71.01万人,占全州户籍总人口的77.2%;傣族是主体民族,有31.48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34.3%;哈尼族有18.7 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0.3%;基诺族是我国最后一个被国务院批准的民族,有2.25 万人。

  西双版纳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联合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圈成员,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旅游者。傣族“泼水节”、“赞哈”、慢轮制陶和基诺大鼓舞、普洱茶制作技艺等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业已具有相当规模,作为旅游的6个重要环节“食、住、行、游、购、娱”等配套的硬件基础设施正在日臻完善和规范化。主要景区景点有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野象谷、西双版纳傣族园、西双版纳热带花卉园、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公园、曼听公园、勐泐文化园、勐景来、景真八角亭、版纳民族风情园、勐泐大佛寺等。在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内,兴建了新傣园、景兰国际、观光、傣园、金版纳、财鑫、金凤、锦都、皇冠、大连、辉煌都畅等上档次星级宾馆、酒店40多家,日接待12000人左右。交通方面,西双版纳拥有版纳机场、景洪港、磨憨、打洛四个国家级口岸,已建立了连接国内和周边国家的陆、水、空立体交通网络。连接省城昆明和主要景区的道路基本实现等级化,城郊的版纳机场已建成全天候起降的国际航空港,开通了景洪港至老挝会晒、琅勃拉帮,泰国清盛、清孔的客货水上运输航线。

  西双版纳建州55 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 年来,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州、科教兴州、开放活州、生物富州、旅游强州、依法治州”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全州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边陲傣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境安宁、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22.78亿元,比上年增长I0.1%。实现农业总产值达58.87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全部工业总产值45.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7606万元,比上年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8933万元,比上年增长19.9%。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624.2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1%;旅游总收人达41.17 亿元,增长21.2%。对外经济贸易总额达5.3l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7%。全年地方财政收入达9.51亿元,增长49.4% ;地方财政支出达29.86亿元,比上年增长37.6%。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人达11021元,比上年增长13.5%;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达3213 元,比上年增长1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