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海法院:化术语为俚语,化恩怨为玉帛

作者 :杨 萍 来源 :勐海法院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23-12-07

近日,勐海县人民法院快审调解团队在审理一起原被告均为少数民族的离婚案件时,积极发挥双语法官民族语言优势,通过运用民族语言进行调解,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增强当事人对法官的认同和信任感,案件最终得以成功化解。

原告李某与被告茶某于2012年登记结婚,在婚后生活中,因性格不合,被告茶某自2018年离家出走,双方分居生活至今已有5年,故原告诉至本院要求与被告离婚。案件只有一个离婚的诉求,看似简单,但承办法官在接手案件后,了解到双方系再婚,且年纪较大,家庭成员较多,有家庭共同财产及债务,案件不仅是原被告的婚姻问题,还涉及双方家庭利益。对于原告李某要求离婚的诉求被告茶某表示同意,但对家庭共同财产的分割及离婚补偿款的给付存在较大争议。被告及其家属以民族习俗为由,要求原告返还二十几年前结婚时的民族婚服,并要求给予80余万元离婚补偿款,否则要求分割房屋及茶叶地等,原告则表示被告离家出走多年,对家庭财产并无贡献,要求太过无理,不可能同意。考虑到二人积怨较深,且纠纷牵扯双方家庭,若一判了之,既解不开双方心结,也不能真正化解纠纷。为此,承办法官立即组织双方开展面对面的庭前调解。调解过程中,双方各自携带众多家属参与,且均情绪激动,互相指责,调解室内充斥着委屈、不甘与愤怒。对双方争议较大的矛盾症结点,拥有丰富调解经验、精通民族语言的承办法官及时将晦涩难解的法律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民间俚语,从法律规定、民族习俗、天理、人情等方面情法兼顾,释法明理。最终,经过承办法官的耐心调解,双方放下心中芥蒂,和平分手,被告自愿放弃对家庭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告给予被告离婚补偿款6.5万元于当庭以现金支付方式履行完毕。

勐海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县,辖区内居住有2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9.60万人,占全县户籍人口的88.51%。为妥善处理各民族群众间的各类矛盾纠纷,勐海县人民法院始终坚持把党的民族政策贯穿于审判执行工作中,聚焦少数民族群众司法需求,大力培养双语法官,运用民族语言传递法治之声。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语言参与诉讼活动,在不违背法律底线的前提下,充分融入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真正实现案结事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