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饰人家——银饰品

访问次数 : 发布时间 :2014-10-29

 进入4月,热浪悄然来袭,又见火红的凤凰花迎风招展,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也踩着象脚鼓点的节奏轻快走来,转眼即至。

  这时候,也是岩亮最忙碌、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岩亮在勐腊县开了银饰加工店。

  勐腊县是云南省最南端的一个边境县。东部和南部与老挝接壤,西边与缅甸隔江相望,西北与景洪市相接,北面与思茅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毗邻。勐腊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县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72%。主要少数民族有傣族、哈尼族、彝族、瑶族、还有克木人。

  岩亮的生意离不开这里的少数民族。西双版纳各族人民都十分喜爱银饰品,认为银象征着纯洁,具有驱邪避毒的作用,同时还是权力、财富的象征。因此,各民族人民喜欢把银制成各种饰物,戴在头上,佩在身上,系在腰间。在日常生活中,也喜欢使用银制的各种用具。

  西双版纳傣族人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银器不但被傣族人民广泛用作宗教祭祀的法具,而且,傣族人民也十分喜爱银子的纯洁,把它作为爱情的信物。

 世间有轮回,因果相循环是祖上说的,也是父辈们一直叨念着的。作为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傣族群众来说,这句话早已经植根心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也在脑海中根深蒂固。千百年来,他们信奉佛理,成为一生不可撼摇的信念,并心虔志诚地对佛祖顶礼膜拜。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佛事活动贯穿了西双版纳傣族所有的节日活动,而这些佛事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

 就是向佛祖、祖先奉献并替来世储蓄。傣族一年当中有很多次的赕事活动,比较大的如赕新年、赕关门、赕开门、赕星、赕坦、赕岗、赕帕。赕才能心里踏实。

 对于赕,傣族群众都是无比热心并孜孜不倦的,倾其所有使之隆重、完美。

 在最为隆重的节日泼水节期间,人们除了把银器广泛用作宗教祭祀的法具之外,身上穿戴的节日盛装中也少不了银饰品。

 傣族的银器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生活用具,包括银碗、银杯、银刀柄、银槟榔盒等;二是佩挂饰品,主要有银项圈、银项链、银手镯、银戒指、银耳环、银腰带等。在这些生活用品和饰品挂件中,高超的银匠艺人们往往要将各种佛像和佛教中象征吉祥的大象、菩提树、莲花等图案以及傣族深化传说中的人物、场景雕刻在上面,形成独具特色的傣族银器文化。

 西双版纳傣族具有悠久的金银饰品与器皿的加工历史。据《泐史》记载,公元1180年帕雅真在今景洪建立景龙金殿王国时,已有一只广阔各三肘,高也三肘,重七百四十钪,嵌宝七种的金水瓮,可以看出当时的金银器皿加工技艺已达到较高的水平。过去傣族的金银饰品与器皿,由民间称为章恩(银匠)、章罕(金匠)的工匠用手工加工。各地土地司署设有帕雅肯(帕雅等级的金属管理官员)、鲊章罕(管理金银器加工的鲊级官员),分别管理金、银饰品加工工作、加工工艺主要有熔、敲、铸、镂花等。产品有钗、簪花、耳塞、项圈、戒指、槟榔盒、烟草盒、装水的银葫芦、碗、盘等饰品、用具。

 岩亮的手艺继承于祖上。他本事勐海县勐遮镇曼养法村人,家里世代都有银匠为村里及附近的傣族群众加工、打制银饰品。在岩亮小时候,文化大革命时期,家里因为拥有银子而被迫害,父亲只有背井离乡,独自一人到泰国去。离家的时候,把家里的银子埋在了宅基里。文化大革命结束,家里重新建盖房屋时,才发现埋在地下的银子。家里人把银子拿出来分别分给了参与建盖房屋的亲戚,余下的银子也就延续了傣族民间银饰品的打制手艺。岩亮就是从那时候起向哥哥学习打制银饰品。到了1986年,岩亮开始自己在家乡开店经营。1997年,应很多勐腊傣族群众的请求,他举家搬到了勐腊,在勐腊县城的曼他拉路上开了个银饰加工店。38岁的他已经有两个子女,女儿17岁,儿子13岁,都在勐腊读书,妻子就在店里帮忙张罗。一家人靠着他的手艺过日子。

 应市场的需求,岩亮店里也有现代首饰模具。但他说,很多人,特别是傣族妇女,还是更偏爱他用传统手艺打制的银饰品。比如傣族妇女们常用的簪、钗、腰带、耳环、手镯、臂环、胸饰、脚镯、戒指等,用现代首饰模具浇铸出来的的确光线明亮,花样、品种也成百上千,但却感觉少了点什么。她们钟爱的还是岩亮用小锤仔细捶打出来的,有着祖辈传下来的古图纹的银饰品。

 坐在店里,岩亮平静地说,做传统的银饰品很费功费时,一般做一条银腰带要花三天时间。拿到银子,他首先要用工具拔出银丝,这道工序挺讲究,拔的力道要拿捏得准,拔出来的银丝才粗细均匀。银丝拔好后,再把这些银丝缠成各种各样的银花小棍,最后才把这些银花小棍两端与同样是银丝缠绕而成的两条银索丝丝入扣地连接起来,形成一条银光闪闪的银腰带。做腰带扣面上的花纹要同做簪、钗上的花纹一样精细,银珠、银丝等都要非常精巧地粘在上面,手工拙劣的就容易看出制作的痕迹。经过多年不断的磨练提高,岩亮打制的银饰品受到了勐腊傣族人民的喜爱。

 到他店里打制银饰品的也有其他少数民族。瑶族、哈尼族等民族的群众,都会根据自己的喜爱到他店里订制银饰品,或来料加工,或成品打制,而且花样不断翻新。

 这些少数民族的女孩,从头饰、脖饰、领饰、胸饰、腰饰一直到脚饰的挂配件。节日里,这样全身挂满各式各样银饰品的少数民族小姑娘随处可见,她们眼里除了喜悦,还有自豪。

 傣家人结婚的时候,男方送给女方的定情物中,银手镯、银戒指、银腰带是必不可少的。有时候,岩亮也会应邀参加婚礼,看到自己精心打制的银手镯、银戒指、银腰带闪着光郑重地摆在那里,或者看着新郎亲手为新娘戴上、围上、他心里都会涌起一种欣慰,并且在心里为新人祝福,希望自己打制的银饰品为所有人家带来吉祥。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傣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惟独赕的习俗没有变。人们赕,不仅是布施今生之仁慈并祈来世之吉祥,更多的应该是人们已经把布施仁慈根深蒂固地当作了道德观念的一部分,与世为善早已经成为他们的处世准则。而赕的时候,人们对银饰品的钟爱,或许是因为人们有着跟银子一般纯洁的心。

 银饰人家都有这样的一颗心。